童子軍教育目的是什麽

添加時間:2018-08-24      瀏覽量:0

教育目的,即我們所說的「培養什麽樣的人」的問題,既然軍教育是一所培養公民的學校,不言而喻,其目標直指公民的塑造。具體而言,在貝登堡看來,通過諸如「自立」「公無私」等「品性」的培養,把國家未來的一代培養成「好公民」才是童軍教育的真正目的。正因為如此,《童子偵探》的英文副標題才為:「好公民指導手冊」( a handbookfor instruction in good citizenship) 1920年,貝登堡在給加拿大所作的《童軍教育原理》一書的序言中指出:「『童軍教育』這個名詞,已經成了在遊戲中,給男、女兒童一種公民訓練的製度的意思了。」在比較學校教育與童軍教育在公民培養方面的功效和差異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務主任詹姆斯·羅素曾指出:「我們的學校,是擅長於給未來公民有用知識與能力的培養,但在激發公民正常情感和發展公民資格等份內所必需的一些事情方面,卻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並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是學校教育在養成公民習慣,並且去通過種種活動鼓勵和發展它,以免由於這方面的缺失,使一個人成為一個低劣甚至危險的公民,卻是太缺少作為了;正是在這一點上,童軍教育彌補了學校教育工作的不足。」由此可見,以羅素的眼光來看,學校教育和童軍教育的目標一致,都在於公民培養;不同的是,當時的學校教育過分註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掌握,而有意或無意忽視了「公民情感」「公民資格」「公民習慣」的養成,童軍教育恰好在這幾個方面彌補了學校教育存在的不足。這正是童軍教育價值和目的所在。

 

在19世紀末,「好公民」成了英國社會關註的熱點話題。《好公民》一書的出版,集中反映了英國人對這一話題的高度關註,其目的是試圖在公民與國家間確立起一種新的關系準則。這表明,早在貝登堡提出塑造「好公民」之前,英國社會各界已經高度關註「好公民」的培養問題,只不過童軍教育將這一主張變成了現實。

 

然而自19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戰,國際地位相對衰落。1905年,《英帝國的衰落》一書以羅馬帝國主義興衰為鏡,把羅馬帝國的衰落主要歸結為是由於本國公民自甘墮落——吸毒、吸煙、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的,所以,只有每一名羅馬人都意識到,自己必須成為具有領導世界偉大抱負的帝國公民,方能阻止帝國的衰沒。對此,貝登堡深有同感,他認為,「歷史證明,幾乎毫無例外,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在歷經千辛萬苦屹立於權力之巔後,其奮鬥顯然已使它變得精疲力竭,並處於一種閑適的狀態,從而在面對其他國家的崛起,無論是使用武力,還是采用和平手段,或同樣起到致命作用的商業扼殺辦法來消滅它的現實時,都顯得無動於衷或漠不關心;其結果或毀於缺乏強烈的愛國主義,或『亡於劣民』( Death through bad citizenhip)」。以上論述說明,貝登堡除將帝國的衰落看作是歷史的普遍現象外,他還把原因歸結為是「人」的因素。因此,他反復提醒英國人,最近一直以來,在國家生活每一方面,從許多權威和渠道聽到的告誡,歸結為一句話:如今引起大英帝國衰落的原因,與以前的羅馬帝國如出一轍。這說明,《英帝國的衰落》一書,給貝登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避免大英帝國步入羅馬帝國沒落的覆轍,貝登堡將目光投向了英國青少年,著力計劃把他們由「劣民」變成「好公民」。

 

英國對青年寄予如此厚望,然而,他們在社會中的消極表現負面形象,卻引發了包括貝登堡在內的有識之士深深的擔憂。因為19世紀中後期,城市青年的「叛逆」成了英國嚴重的社會問題,城市「鬥毆少年」在街頭混戰,以及「幫派化」現象迅速蔓延,曼徹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東倫敦等出現了眾多的青少年幫派組織,青少年犯罪成了城市的普遍現象。1897年,道格拉斯·馬禮遜發表了《少年犯》一書,並指出:「犯罪資料顯示,幾乎在所有文明國家裏,青少年犯罪都呈明顯上升趨勢,這一問題並不局限於某一社會,而是文明社會中常見的通病。」《流氓之夜》一書所描繪的街頭青年「阿飛」(Alf),成了英國城市問題青年的形象代表,它特指在英國貧民窟和街頭遊蕩、不守紀律的青少年,公眾和社會對這類青少年高度關註,並把他們的行為看作是一種「道德淪喪」。英國公民不僅面臨諸如「道德淪喪」的嚴重問題,而且還深陷身體體質惡化的窘境。一份關於城市貧民窟的居民體質退化報告宣稱,由於生活環境所迫,這些青少年最終只好加入軍隊招募的行列中去求得生存,但由於他們體質條件差,甚至連當兵都被拒之門外。1896年,英國軍隊征募5567人,竟然有4410人因身體不符合條件而被清退,不合格率竟高達79.2%。即使到了20世紀初,這種狀況仍沒有多大改觀。1903年英國陸軍軍醫總監在備忘錄報告中稱,自1893-1902年,因身高和畸胸等原因,青少年體檢不合格率仍高達34.6%。令貝登堡擔憂的遠不止於其身體的不合格,他還發現,即使在他們服役的部隊裏,雖然現役軍人都通過了符合體檢的標準,但他們的體質甚至連南非的土著人都不如。青少年糟糕的「德育」與「體育」狀況,引起了貝登堡對英國前途的深深憂慮。他將城市貧民窟子弟的「道德淪喪」與「體質退化」稱之為「民族的缺陷」,諸如,缺乏愛國主義、自私自利、精神缺陷、身體缺陷等。針對此種現象,雖有人試圖以「救世軍教義」( Salvationist doctrine)的名義,將這些青年罪犯」組織起來,並教以各種技能,以便使他們走上社會後,能夠成為水手、士兵、木匠等,能掌握賺取一份穩定收入的職業技能,但這種實驗效果並不理想,辦法也不太可行。對此,貝登堡認為,只有花在矯正這些所謂「問題青年」變成「好公民」方面的費用,如監獄、警察、貧困救濟等,與「好公民」教育的費用相平衡時,教育才能真正稱得上成功。貝登堡認為戰前英國花在公民培養方面的費用是2800萬英鎊,用於挽救失敗公民的費用為3800萬英鎊,所以加強公民教育成了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這樣看來,創辦童軍自然就屬於「好公民」教育方面的開銷,其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