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登堡童軍教育觀之做中學

添加時間:2018-11-25      瀏覽量:0

「做中學」是軍教育的獨獨特方法。哥倫比亞學教務長詹姆斯羅羅素認為,與其他教育組織或形式相比,童軍教育其迥異不同之處,不是其課程內容,而是其方法:作為一種系統化引引導,童軍在做正確的事中,學會了優良習慣的養成。由此可見,在當時個別教育者看來,與眾不同的方法是童軍教育區別其他教育的顯著特點,這種方法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強調在「做」中去習得優良的品質和習慣,雖然羅素沒有將童軍教育方法稱作「做中學」,但他的論述中已經包含了這一思想。在總結童軍教育這一方法時,美國貝克萊明確指出,童軍教育方法是一種「實驗的方法」,亦即「做中學」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讓兒童做他喜歡做的事,以成為充滿興趣並去做值得做的事情的主人,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習充滿吸引力,而且還可以讓它沿著健全兒童興趣和活動的方向發展。這說明,讓兒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做中去獲得學習的興趣,是童軍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

 

「做中學」的教育方法適應了丿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貝登堡認為,既然丿兒童成長都要經歷一個充滿幻想和浪漫的年齡階段,那麽與別人給他們們做演示相比,在更大程度上,他們更喜歡自我「裝扮」,所以,教練員要做的一切,就是盡力適應這需要,並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去滿足兒童的需求。正因為如此,貝登堡才將童軍教育稱作一種「玩」的遊戲。隨後不久,在談「自我教育」這一問題時,貝登堡更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思想和和觀念。他認為,只有當所做工作適合學習者的趣和能力時,那麽他才會在所學習或研究的領域獲得突破;同理,嬰丿兒的天性只有通過我們稱之為「玩」的練習才能得以發展,天性有一種天生的實現願望,年輕的小孩也想通過「做」事和克服困難,以實現自我滿足。以上論述表明,在兒童教育方法方面,貝登堡十分強調圍繞兒童興趣和愛好而設計有針對性的活動,通過兒童自身的實踐,在「做」中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滿足。在總結童軍教育的內涵時,貝登堡認為,童軍教育是一種公民訓練的遊戲,就是年長的大哥哥或大姐姐給予年輕的小弟弟一個健康的環境,並鼓勵他們參與積極健康的活動,以有助於他們養成公民資格,其中自然研究和叢林生活技能訓練在這方面最能滿足兒童的興趣。由此可見,將童軍當作教練員的「小弟弟」,不僅符合兒童年齡心理特征,而且通過戶外活動,在對大自然的探索中,童軍所需的一些公民資格品性更能獲得很好的發展。所以「做中學」的教育方法,完全遵循了兒童成長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

 

「做中學」是一種教育方法的革命。貝登堡認為,童軍是一個自我教育的組織,每位兒童都在小隊長的帶領下,承擔自己角色的職責,通過內在的教誨而非外在的訓誡方式,童軍教練員為童軍提供有吸引力的遊戲和活動,讓他們在做中受到德、智、體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童軍是一種教育上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