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全國各地童子軍的發展

添加時間:2018-11-27      瀏覽量:0

上海為中國子軍教育的策源地,1915年,第二屆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會後華童公學校長康普「旋集各省教育界中熱心童子軍者,會議進行事宜,組織中華全國童子軍協會』,總會設上海,支會設廣州、南京、漢口、北京、天津、蘇州等處,並組織評議會,辦理協會之事」。自此以後,童子軍在全國各地發展開來。

 

上海童子軍發軔於英國西童公學,1913年4月,華童公學組建了上海童子軍第一隊,隨後上海青年會童子軍和聖約翰學相繼成了童子軍第二、三隊,其隸屬於中華童子軍上海支會,大體由上海租界教會學校童子軍管理組織。1916年,江蘇省立第二師範成立了上海童子軍第一團,其隸屬於上海縣童子軍聯合會,由上海全縣童子軍團管理組織。因此,在上海便形成了教會童子軍和非教會童子軍並行發展的格局。1919年,上海倉聖明智女校發起創辦女童子軍,入伍女童子軍有二十余人,這是中國女童子軍活動的開始。截至1919年,中華童子軍上海支會所轄童子軍共14隊,近700人,上海縣童子軍聯合會所轄童子軍15團,共有童子軍600多人。

 

出於追趕和超越西人辦理童子軍的考慮,1915年4月15日,江蘇省立第三師範附屬小學推舉高翔幹、顧拯來兩位先生組織童子義勇隊,並發表「組織童子義勇隊宣言」,從而開創了江蘇省童子軍教育的先河。自該校試辦童子軍以來,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各校紛紛相繼辦理童子軍不下十余所,但由於各隊編製不相統屬,教授訓練也不統一,1916年2月,附屬小學聯絡無錫市立第一國民學校等,組織並召開了無錫第一次童子義勇隊聯合會,製定章程,選舉了職員,編訂了各級課程,最終無錫童子義勇隊聯合會宣告成立。在此基礎上,江蘇省教育會於1917年6月17日召開童子軍學校代表大會,成立了中華江蘇童子軍聯合會,會議推舉江蘇省教育會會長、副會長分別任江蘇省童子軍聯合會會長、副會長,並審查了各學校童子軍願詞、規律,通過了《中華民國江蘇童子軍聯合會章程》,宣告了我國第一個省級童子軍組織的成立。該聯合會不僅爭取到了將童子軍教育經費列入各級政府的預算,而且還舉辦了兩屆暑期童子軍班,發起組織了「中華童子軍研究會」,製定了女童子軍辦法,編纂了《童子軍講義》截至1920年,江蘇童子軍入會註冊達257團,童子軍為7337人,江蘇由此也成為同一時期童子軍教育較為發達的省份。

 

1914年4月,廣東公學校長黃憲昭發起成立了廣東童子軍第一隊,當時報名參加者只有二十余人,同年5月,黃憲昭被上海中華童子軍協會推舉為協會評議,並被委為隊長,以方便辦理廣東童子軍事務,只不過為了避免涉政治嫌疑,童子軍名為「童子遊藝會」。1915年,廣東童子軍參加第二屆遠東運動會,參與童子軍會操表演。此後,廣州的嶺南、培英、培正等學校相繼建立了童子軍組織,童子軍也由一團增至四團,人數近兩百人。同年,中華童子軍協會廣東支部正式成立,黃憲昭任支部部長。1916年朱慶瀾被任命為廣東省省長,他極為重視童子軍教育事業,並積極提倡和推動廣東省童子軍教育的發展。他不但從經濟上大力支持童子軍教育,而且還擔任廣東童子軍名譽會長。由於廣東童子軍教育得到政府的大力扶助,因此,廣東童子軍發展得很快。到1919年,全省童子軍已由剛組建時的十幾人增加到30余旅,僅廣州童子軍就達到2000多人。

 

1914年,湖南童子軍處於醞釀時期,該年,武昌文華大學童子軍團訪問湖南,並進行了表演,此次交流促進了湖南童子軍教育的發展。為了系統地了解童子軍,1916年,教育界人士主動到上海研習童子軍,並闡發童子軍教育宗旨。為了規範指導各地童子軍團的日常訓練,成立湖南童子軍總會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17年3月31日,湖南童子軍總會籌備會在省教育會舉行,會議決定把童子軍改名為少年義勇團,5月12日,湖南少年義勇團總會舉行成立大會。9月,為培養各童子軍團骨幹和教練員,湖南少年義勇團總會設立童子軍研究會和童子軍教練員練習所,以廣納招聘會員和培訓師資,各學校紛紛成立童子軍團。截至10月底,湖南長沙已建立童子軍九團,童子軍近300名。隨後不久,「湖南少年義勇團總會」更名為「湖南童子軍總會」,並製定了《湖南童子軍章程》,明確「利用少年活潑之天性,訓練其人格智能,導之服務社會」為湖南童子軍教育宗旨,並完善了湖南童子軍課程。

 

北京童子軍肇始於1915年的清華學校,其教練員由該校外國教員科爾擔任。1915年11月10日,《清華周刊》提到:「科爾先生擔任並教授中等一、二年級童子義勇隊,以該兩級人數眾多,一人照料難周,特分十四隊,並於高等科同學中選出十余人為隊長,幫同指授,前星期五由陳筱田先生邀集各隊長,請科爾先生演講,言論痛切,聞者稱善。」這說明,至遲在1915年,清華童子軍教育已經是初具規模,並深受學生歡迎,清華童子軍也成為京城辦理童子軍的學習楷模。最初,為推動京城童子軍教育的發展,京師學務局曾多次組織各小學校校長前往清華學校學習、考察,在此基礎上,北京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第二部及第一部、西郊公立第一、第三等26所公立小學校也聞風興辦童子軍。從1917年開始,京師學務局加快了推動本市童子軍教育的發展步伐,並將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所製定的童子軍講習會章程分送各校,號召各校選派人員學習。同時從中還積極協調,將「截留學費組織童子軍」的請示,創造性地改為「借用學費按月攤還」的辦法,以解決各校辦理童子軍經費不足的問題。1917年11月,京師學務局在「按歐美成例,參照江浙經過情形」的基礎上,擬定了《京師童子軍辦法》十四條,製定了統一的童子軍規章製度,並訓令各公立小學校,要求「遵照辦理,各地童子軍取同一之方針,不致自為風氣」,以行政命令和手段來推動童子軍教育的發展,是北京童子軍教育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1918年8月,京師學務局籌設了京師童子軍聯合會,作為北京童子軍教育統一聯絡研究機關,擬定並頒發了《京師童子軍聯合會章程》,就京師童子軍教育的宗旨、經費來源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同10月,京師學務局參照江蘇「中華童子軍研究會」形式,組織了童子軍講習會,使中小學校教員願意講授童子軍者都能實地研討學習。由於教育行政當局積極推動童子軍教育的發展,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學務局不僅完善了京師童子軍教育的一系列規章製度,統一了童子軍教育組織機構,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1920年4月,京師登記註冊的童子軍達到了21團。

 

福建省的童子軍,始於1917年廈門同文書院,其創辦人為馬大慶。至1920年秋,僅廈門童子軍就超過兩百余人,同年11月,全福建運動會在廈門召開,童子軍的服務精神和精湛表演受到該省教育界人士的稱贊,福建童子軍迅速在各地發展開來。1920年9月,福建童子軍聯合會籌備會成立,第二年1月,「閩南童子軍聯合會」成立,該會擁有童子軍259個小隊,隊員1718名。

 

1919年,即使在較為偏僻的雲南,也出現了童子軍。該年3月,雲南省以「省長公署」的名義,發布了教育部要求各省如有組織童子軍,應立即上報辦法備案的訓令,訓令還要求省縣立各學校,查照《教育公報》第五年第六期所載京師學務局訂定童子軍辦法,酌量實施,一俟組織成立,即將具體辦法呈報備核。雲南省立第三高等小學校率先響應,參照《教育公報》公布辦法和童子軍書籍,向省長呈報了推廣辦法:在全校選出16名學生,分為兩小隊;本校童子軍幹事部,設幹事長、書記幹事和會計幹事,以及童子軍團長和教練員,各負其責;經費由該校職員每人納會費五角,今後所需經費由訓練隊員舉行遊藝會募捐;並打算聯合省中各學校組織雲南童子軍支會,以與「中華童子軍協會」聯絡而統一之。此為雲南辦理童子軍之先河。1921年11月,雲南私立成德中學,製定簡章,組織全校學生成為童子軍。1922年9月,雲南省立四區小學校暨省立第一師範附屬小學校童子軍成立,並規定了童子軍願詞和課程。雲南省童子軍教育雖然起步較晚,發展也較為緩慢,但仍然獲得了一定的發展。

 

總之,到了20世紀20年代初,童子軍教育影響已遍及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江西、浙江、湖北、河南、湖南、廣東、四川、雲南、甘肅等省,童子軍教育經費也被列入教育經費預算,組織成立了中華童子軍研究會,全國性的童子軍中樞管理組織也在積極籌備之中,應該說,至此,全國童子軍已經初具規模。